民營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來源:本站 作者:govland 發布時間:2014-11-24 13:23 閱讀次數:2593
據埃森哲專題研究小組最近就民營企業進行的一項研究和分析表明,我國民營企業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如果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巨大潛力,就必須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本研究報告試圖回答與中國的民營企業相關的3個關鍵問題:迄今為止民營企業究竟發展到什么程度?他們面臨的挑戰是什么?為了進一步發展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改革?這些問題都是擺在民營企業的巨大瓶頸。如果不能突破這些瓶頸,他們也將很難再繼續發展壯大。
答案很清楚,就是民營企業必須要進行改革。目前的民營企業非常分散,太多的小型企業缺乏發展所需的財力和管理資源。如果這些企業想要繼續發展壯大,想繼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要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學習專業知識,引進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并與政府之間建立一種建設性的新型關系。
在這個十字路口,一面是通向兼并與收購,一面是通向聯盟與合作。
究竟該往哪里走?向哪里走更適合?究竟是聯盟與合作,還是實行兼并與收購?何去何從?民營企業必須要考慮好,并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進行決策。
整合資源
1、 提高經營效率
聯盟與合作或者兼并與收購所具有的一個優勢就是通過將資源重新分配給經營更加有效的企業,將能夠形成一些大中型民營企業,這樣便可一部分解決中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太分散的問題,大大加強了這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整合后的企業都能夠取得以下幾方面的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市場份額,加快企業增長速度。而且能夠使企業的名氣更大,能更有效的使用價值鏈,電子商務的開展,與其他企業合作伙伴之間更加容易開展業務,降低了風險等等好處。
2、 提高經營能力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聯盟與合作更有利于企業,因為聯盟與合作能夠在改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經營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一旦民營企業與其他跨過公司或者其他大型公司合并,將產生非常大的反應,而這個過程對于民營企業來說相當痛苦的。因為這些企業必須將內部的經營管理情況暴露給合作伙伴后,要作出相當大的努力使他們的內部經營方式適應他們的合作伙伴的標準要求。當然這對民營企業來說,也是一次的經營管理的大考驗,使這些民營企業走向正規化的有效途徑。
聯盟與合作之所以能夠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的另一個原因是,企業必須對它們的業務流程實施標準化(比如通過重新設計業務流程來使之標準化),并且使企業的經營透明化,以便建立一個通用的信息交換平臺和接口。沒有人愿意與管理不善和不透明
的企業打交道。
3、 能獲得更大的經營實力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建立聯盟能夠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通過這些措施,他們將能夠獲得更大的經營實力,變得更加強大。整合后的企業,規模比先前增大,管理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因此他們更有能力來對付他們的經營環境。如果缺乏合作,很多事情是很難辦到的,這些事情包括對政府決策施加影響,維護市場秩序,打入新的市場,獲取資金等等。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某些處于萌芽狀態的民營企業協會形式。而他們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幫助民營企業走向中國,走向世界,把產品打出去。在全國乃至世界市場建立分銷渠道,尋找當地的合作伙伴,再深遠點就是建立海外的生產基地等。
通過合作來提高民營企業經營實力另外一個途徑就是在金融行業。民營企業在國有商業銀行娜很難得到貸款,只能在農村合作銀行得到少量的貸款,但這些對于擴大生產的企業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根本不管用,所以必須大額貸款,但是農村合作銀行從貸款風險來考慮,認為民營企業貸款的數額巨大,擔心你民營企業的償款能力也不夠,不愿放貸,所以對民營企業來說,企業的投入資金肯定不足以加大生產。所以一旦民營企業合作或者聯盟,將增加企業整體的實力,政府從支持本地行業方面考慮也會加大支持力度,而且可能優惠貸款或者建議銀行放寬貸款條件,延長貸款期限等等好處。這樣企業就能夠增強市場競爭力。
兼并與收購的不利之處
1、資金需求要高。
鑒于民營企業想從銀行或者金融資本市場獲得資金困難很大,他們就會發現兼并與收購很難實現的。如果試圖彌補資金需求的巨大缺口,那門必然要動用企業本身的流動資金,而這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后果不可想象的,企業流動資金一棟用,企業資金鏈可能就會斷裂,那么企業的生產將會受到巨大影響。
兼并與收購能否取得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兼并后企業的經營效能,兼并與收購是個“最終結果”,而聯盟與合作則是過程。也就是說,兼并與收購活動必須在某個時間范圍內完成,整個經營實體卻都會感覺到兼并對企業文化所產生的影響。相反,聯盟與合作通常只會對有關公司的部分經營資產帶來有限的影響。
2、民營企業的業務結構不利于兼并與收購(整合)
通過并購企業資產來獲得效益的能力,對于企業并購的最終效果是非常關鍵的。兩個企業實體之間的“兼容性”基本上決定了并購究竟能產生多大的效益。但就民營企業本身來說,由于這些企業通常是家族式企業,它們的經營方式體現出相當明顯的個性傾向,并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
。民營企業“各自為政”的傾向嚴重妨礙了企業整合的進行。實施并購所產生的價值將會縮小到僅僅是接受物理資產而不會產生增殖作用的水品。相比之下,聯盟與合并將能為家族是民營企業的整合提供一種靈活的途徑。
如何確保聯盟的成功
從各個方面來看,企業之間展開協作應該是企業戰略或者經營戰略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各個公司聯合起來以對付競爭。但是,當它們真正開始實施聯盟與合作時,對聯盟與合作過程復雜性的考慮往往占用了決策者相當一部分時間,使他們無法投入足夠的時間來思考究竟為什么要實施聯盟與合作的問題。最終,許多企業不幸背離了他們原先的戰略意圖,并且無法使聯盟與合作始終堅持它的總體戰略。聯盟與合作是完成了,但是缺乏正確的理由。
1、運用正確的資源
成功的聯盟與合作企業都具備很強的績效統計和管理能力。它們組織嚴密而系統,具備熟練的技能,配有記錄完善并且可以重復使用的業務流程,而不是憑借知覺來辦事。它們能夠培育高超的企業經營能力,這是由整個聯盟與合作企業掌握的能力,而不是一小批決策權威手中掌握的能力。此外,通過部署專門的人員和系統,負責聯盟與合作的管理,從而保證了聯盟與合作的成功。
2、建立良好的聲譽
聯盟與合作取得成功的企業往往能夠建立和維護良好的聲譽,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它們將相當多的時間用在合作伙伴的身上,它們思想解放,能夠傾聽潛在的合作伙伴提供的合作思路。它們制定了用于企業合作得更好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條款。與所有其他聯盟與合作企業相比,聯盟與合作的成功者通常能夠更快地達成聯盟與合作的協議。一般來說,它們不僅具備這種強大的能力,而且能夠促進這種能力的提高。當然,僅僅提高這種能力是不夠的。但是有沒有這種能力是大不一樣的。